啤酒生产设备维修方式的应用与跟进四
2022-05-20 来源:湖北机械信息网
啤酒生产设备维修方式的应用与跟进(四)
六、维修策略(方式)的选择
6-1、维修体制的比较
维修体制 人员数量 技术要求 生产质量 维修费用 生产效率 效费比
事后维修 中 低 低 中 低 低
定期预防维修 多 中 低 高 中 中
预测维修 较少 较高 很高 较低 较高 较高
状态监测维修 少 高 高 低 高 高
6-2、各种维修方式的适用范围
每一种维修方式都有其长短利弊和适用范围。
l 事后维修——适用于利用率低、修理技术不复杂、能及时提供备件、采用预先维修不合
算、停机损失不大的非重点设备和简单低值设备。
l 定期预防维修——适用于已掌握了设备磨损和劣化老化规律、在生产工程中不能停机进
行维修的流程生产、动能生产、自动生产线以及大批量生产中的主要设备。
l 状态监测维修——适用于利用率高的重要设备,包括流程生产或连续生产的设备和大、精、稀、贵设备。
l 机会维修——适用于其劣化不会造成停产和质量事故、但可能影响效率,维修不需太长时间,维修要拆卸组装、检查更换,大修可以分解为项修的一类设备。
l 改善维修——适用于存在设计和制造的先天缺陷,或者频发故障影响较大,并且已经掌握缺陷和故障原因,能够采取对策加以改进的某些设备。
l 维修预防——一般是对生产量极大的日用电器,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设备,以及流程和自动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采用免维修设计。
6-3、维修策略(方式)的选择
从不同的维修理念出发,有几种选择方法:
l 依据设备的重要性,确定维修方式
运用ABC分析法,根据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停机后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维修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造成损失的大小,将设备划分为ABC三类:
A类设备是重点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修的对象,严格执行定期预防性维修;
B类为一般设备,实施预测维修;
C类为次要设备,可实行事后维修。
l 依据故障规律和特性,确定维修方式
l 依据故障模式和维修经济因素,确定维修方式
故障模式 相对费用 维修方式
低费用 定期维修
磨损(寿命)型
高费用 预测维修
设备故障
低费用 事后维修
随机(偶发)型
高费用 维修预防
l 依据故障特征、状态监测和故障间隔,确定维修方式
通常,维修决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准则,结合啤酒生产的特点、各部门工艺的特点、设备的特点及其故障规律(比如:设备的重要性、停机损失、维修的难度、维修耗用时间、有无备用机台等等),分别选择最适宜的维修策略。因此,采用与生产水平、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相适应的某一主导维修方式和其他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体制,最终达到设备综合效率高、停机损失小、设备寿命周期费用降到最低的目的,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